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动态 > 正文

遇见名师 “育”见成长 ——物电学院2024级教育硕士教育见习活动纪实

时间:2025年07月02日 13:47  阅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实践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素养培育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教育“三习”中的教育见习是整个教育实践的基础,也是教育硕士走向教育实践的起点。为此,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2024级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的10名教育硕士研究生在指导教师冯一兵副教授的带领下,于2024-2025学年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教育见习活动。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2024年11月26日下午,刘墨林副院长、冯一兵老师以及校外指导教师郑旭升老师与教育见习团队在信阳市第九中学观摩了物理名师胡贵林老师所讲的一节初中物理课《生活中的透镜》。课堂上,胡老师以亲手制作的实验教具为桥梁,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凭借巧妙设计的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整堂课精彩、高效、生动,教学效果明显,堪称一堂规范标准的物理示范课。该校名师、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教育硕士校外兼职导师周明友老师也一同参与了此活动。


14F39

刘墨林副院长、冯一兵老师与见习团队在信阳市九中合影

BCC2

见习团队在九中参与听评课活动

人勤春来早,实习正当时。2025年3月4日下午,指导教师冯一兵带领见习团队在信阳市浉河区十三里桥中心学校分别观摩了李凯老师的《牛顿第一定律》和刘刚老师的《摩擦力》两节初中物理课。两位青年教师均展现出较扎实的教学功底,他们以实验为切入点,逻辑严谨、重点突出,实验设计简单易行、独具匠心,为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两位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与饱满的教学热情,既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给我们全体听课研究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将持续影响着大家未来的教育实践。

15047

见习团队在十三里桥中心学校门前合影

F13D

见习团队在十三里桥中心学校课堂听课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2025年3月27日上午,趁信阳高级中学举办全校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之机,见习团队在校内指导教师冯一兵老师的带领下,与校外指导教师郑旭升老师、周明友老师一同观摩了邹丰羽老师和何威老师共同就《动力学高考真题评讲》一节呈现的同课异构课。两位青年教师围绕同一课题,以不同的教学设计、思维路径和教学风格,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精彩课堂,为见习团队提供了多元且极具参考价值的教学范例,彰显了信阳名校青年教师在习题课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E97D1

见习团队在信阳高级中学门前合影

166B1

见习团队在信阳高级中学参与听评课活动

听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识器。2025年4月27日上午,见习团队与校内指导教师冯一兵老师和校外指导教师郑旭升老师一起前往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观摩了刘力熳老师和刘义刚老师围绕高中物理《功》一课进行的同课异构教学。两位任课老师教龄不同、教学风格各异,新教师的干练严谨与资深教师的亲和娴熟相映成趣。他们立足相同的教学课题,不尽相同的教学内容,但均展现出扎实的教学技能,为我们呈现了两节高质量的精彩课堂。该校的两位名师,也是威廉希尔williamhill中文的教育硕士校外兼职导师刘波老师、孙健老师也一同参与了此活动。

1E7F3

见习团队在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门前合影

15382

见习团队在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参加听评课活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25年5月14日上午,教育见习团队在指导教师冯一兵、陈瑞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信阳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观摩了黄丹珠老师所讲的高中物理《光的折射》一节课。课堂上,黄老师凭借巧妙设计的实验,将抽象的光学原理转化为直观的现象展示,让复杂的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整堂课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每个知识点都衔接自然,教学过程精彩、高效且生动,是我们教学实践的优秀范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17CF7

见习团队在信阳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门前合影

D046

见习团队在信阳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听课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受浉河区教研室物理教研员,也是我们的校外指导教师郑旭升老师之邀,2025年5月27日上午,在冯一兵老师的带领下,见习团队在信阳市春华学校观摩了浉河区教研室举办的初中物理优质课比赛之优秀选手展示汇报活动。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信阳市七中韦敬月老师展示了初中物理《浮力的计算方法》一节课。韦老师的讲课内容充实,知识点丰富,逻辑清晰,环节衔接流畅,且她为人亲切,课堂氛围轻松融洽。整堂课下来,教学目标高效达成,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充分展现了韦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

1EC05

见习团队在信阳市春华中学门前合影



B966

见习团队在信阳市春华中学参与听评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经过本学年扎扎实实的教育见习,让我们近距离地遇见了更多的名师,也见证了我们的逐渐成长,更使我们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刻地感悟。通过与这些名师的接触,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优秀教师的成长与蜕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年复一年的沉淀,这是一个持续修炼、不断精进的漫长旅程。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扬帆起航正当时,不负春光向未来!同学们,让我们以信念为帆,以坚守为桨,逐光而行,朝着这份承载着国家希望的崇高事业坚定启航!


(冯一兵、陈伊琳、万烨楠 供稿,陈瑞 审核,刘墨林 终审)